2025年3月24日,我们迎来了第30个“世界防治结核病日”。今年的主题是“携手终结结核,共筑健康未来”,这一主题,不仅是对我们战胜结核病的决心与信念的彰显,更是一份亟待付诸实践的行动指南,为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。

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,其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一样漫长。在人类与疾病的漫长斗争史上,结核病始终是一个如影随形的劲敌。从古代医书记载的“肺痨”,到如今仍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严重负担的公共卫生问题,结核菌从未停止过对人类的侵袭。它主要通过空气传播,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时释放出的带有结核菌的飞沫,健康人一旦吸入,结核菌便可能在肺部扎根,开启漫长的潜伏或发病进程。全球每年有大量新增的结核病患者,其中不乏重症与耐药患者,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。
尽管结核病疫情依然严峻,但我国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。诊断技术不断革新,从传统的痰涂片、胸部X光,到如今的分子诊断技术,能够更快速、精准地检测结核菌,实现早发现、早诊断。治疗方案也在持续优化,新的抗结核药物陆续研发问世,为耐药患者带来了新希望。同时,全球范围内的防治策略不断完善,各国积极推行“发现—治疗—预防”一体化模式,努力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。
面对结核病,我们每个人都要强化健康意识,承担起自己的健康责任。日常生活中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咳嗽、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,不随地吐痰;保持室内通风,让新鲜空气常伴左右;加强体育锻炼,合理饮食,规律作息,增强自身免疫力,不给结核菌可乘之机。如果出现咳嗽、咳痰两周以上等肺结核可疑症状,应及时前往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,做到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如果你身边有结核病患者,也不要惊慌。结核病是可防可治的,只要患者遵循“早期、联合、适量、规律、全程”的治疗原则,按时服药,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治愈。同时,我们要给予患者理解和关爱,消除社会歧视,让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治疗,早日康复。
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,是我们迈向终结结核病流行的重要节点。让我们以坚定的承诺、不懈的投入和积极的行动,汇聚起全社会的力量,共同终结结核病的流行,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,为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呼吸、畅快生活而拼搏,共筑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。

全国结核病防治热线:12320
撰稿人:郭巍巍
初审人:王桂霞
复审人:黄海峰 谷兴杰
终审人:王金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