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服务 > 健康常识 > 正文

鼻炎的症状、病因与饮食宜忌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17-12-27 】

鼻炎

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,是病毒、细菌、变应原、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。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、肿胀、渗出、增生、萎缩或坏死等。

鼻炎主要分为: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,为一种鼻科常见病,以鼻塞、多脓涕、头痛为主要表现,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、头痛及嗅觉障碍;慢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有:鼻塞、流涕、头痛、头昏,还伴有记忆力下降等;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有:鼻痒、喷嚏连连、清水样鼻涕流不止、间歇性鼻塞等。中医认为,鼻炎是脾肺虚弱、肺气不足,不能抵御外邪,易感受风热、风寒之邪所致。西医认为其是机体因受凉、过劳、抵抗力降低或鼻腔黏膜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,病毒侵入机体生长繁殖而产生的鼻黏膜炎症。

病因

1、病毒感染

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,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。已知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本病,最常见的是鼻病毒,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、腺病毒、冠状病毒、柯萨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。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过呼吸道吸入,其次是通过被污染体或食物进入机体。

2、遗传因素

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。患者家庭人员多有哮喘、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。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,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。但近年有人发现,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。

3、鼻黏膜易感性

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,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、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。现已证实,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正常人,且有较强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。

4、抗原物质

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。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黏膜,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。引起本病的变应原按其进入人体的方式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。

(1)吸入性变应原  

①花粉

不是所有植物花粉都能引起疾病,只有那些花粉量大、植被面积广、变应原性强,并借助风来传播的花粉才最有可能成为变应原。由于植被品种的差异,不同地区具有变应原性的花粉也不同。

②真菌

在自然界分布极广,主要存在于土壤和腐败的有机物中。其菌丝和孢子皆具有变应原性,但以孢子较强。

③屋尘螨

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。成虫大小一般为300~500μm。主要寄生于居室内各个角落,其中以床褥、枕头、沙发垫等处的灰尘中最多。螨的排泄物、卵、脱屑和其碎解的肢体,皆可成为变应原。

④动物皮屑

动物皮屑是最强的变应原之一。对易感个体,若长期与有关动物接触,则可被致敏。致敏后若再接触即使很小数量的皮屑,也可激发出鼻部症状。

⑤室内尘土

是引起常年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之一。

(2)食入性变应原

指由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鼻部症状的变应原物质。其作用于鼻黏膜的方式十分复杂,至今仍不甚清楚。牛奶、蛋类、鱼虾、肉类、水果,甚至某种蔬菜都可成为变应原。

症状

1、鼻塞:鼻塞特点为间歇性。在白天、天热、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,而夜间,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。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。如侧卧时,居下侧之鼻腔阻塞,上侧鼻腔通气良好。由于鼻塞,间或有嗅觉减退、头痛、头昏、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。

2、多涕: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,偶成脓性。脓性多于季发性感染后出现。

3、嗅觉下降:多为两种原因所致,一为鼻黏膜肿胀、鼻塞,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;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,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。

4、头痛、头昏: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。

5、全身表现:多数人有头痛、食欲不振、易疲倦、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。

6、天气转凉后,有些病人早上起床后连续打喷嚏、流鼻水,温差大时鼻塞,误以为是感冒而随便吃点感冒药,导致病情日益加重。

对症药典

1、辛夷:性温、味辛。具有祛风通窍的功效。辛夷含有挥发油、柠檬酸、丁香油酚等成分,可以促进同期顺畅,并且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,从而缓解鼻炎的症状。辛夷为治疗鼻窦炎、急性鼻炎的常用药,常配白芷、防风、细辛等同用。阴虚火旺者忌服。

2、细辛:性温、味辛。具有祛风散寒、通窍止痛、温肺化饮的功效。细辛含有甲基丁香酚、优香芹酮等成分,可以阻止变态反应的发生,从而防治鼻炎。此外,细辛还有局部麻醉、解热、镇痛的作用。气虚多汗、血虚头痛、阴虚咳嗽者忌服。

饮食宜忌

1、选择辛夷、细辛、姜、葱白、萝卜、莲藕、茴香等具有促进通气顺畅功能的中药、食材。

2、选择具有抵抗变态反应功能的中药、食材:细辛、黄芪、党参、制附子、地龙、麻黄、红枣、鹅不食草等。

3、食宜清淡,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粗粮、豆类和坚果,如莲藕、冬瓜、茄子、白菜等。多吃新鲜水果蔬菜,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和生物类黄酮,以消炎和保持微血管健康。

4、食油腻、辛辣、助热生火的食物,如肥肉、香肠、辣椒、芥末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