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服务 > 健康常识 > 正文

肩周炎的症状、病因与饮食宜忌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17-12-06 】

肩周炎

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,俗称凝肩、五十肩。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,夜间为甚,逐渐加重,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,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,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、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。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。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,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,多见于体力劳动者。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,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。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,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,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。

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,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。多因年老体弱,全身退行性变,活动功能减退,气血不旺盛,肝肾亏虚,复感风寒湿邪,久之气血凝涩、筋脉失养、静脉拘急而发病。其症见肩部疼痛难忍,尤以夜间为甚,睡觉时常因肩怕压而取特定卧位,翻身困难,影响入睡。肩关节活动受限,影响日常生活。本病患者病重时是生活不能自理,日久者可见患肢肌肉萎缩,患肩比健肩略高耸、短窄,肩周有压痛点。局部肌肉粗钝变硬,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受限,甚至不能活动。

病因

1、肩部原因

(1)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,软组织退行病变,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;

(2)长期过度活动,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;

(3)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,肩周组织继发萎缩、粘连。

(4)肩部急性挫伤、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。

2、肩外因素

颈椎病,心、肺、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,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、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,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。

对症药典

附子:性热、味辛、甘。具有回阳救逆、散寒止痛的作用,对湿寒型肩周炎、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,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。此外,附子能增强心收缩能力,在休克、新功能不全时,可利用附子的强心作用,改善全身循环功能,从而救治心血管功能不全的患者。阴虚及有热证者禁用。

细辛:性温、味辛。具有疏散风寒、解热镇痛、杀菌消炎的作用,镇痛作用较为显著,可用于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的肩周炎,可缓解肩周疼痛症状。此外,细辛还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、头痛牙痛、鼻塞鼻渊、风湿痹痛等。气虚多汗、血虚头痛、阴虚咳嗽者禁用。

饮食宜忌

1、发病期间,应选择具有温通经脉、祛风散寒、除湿镇痛作用的中药材和食材,如附子、丹参、当归、鸡血藤、羌活、蚕沙、川乌、肉桂、桂枝、黄柏、胆南星、两面针、天仙子、薏米、细辛、木瓜、葱、白花椒、樱桃、胡椒、狗肉、生姜等。

2、静养期间应以补气养血或滋养肝肾等扶正法为主,宜食用桂皮、桑葚、葡萄、板栗、黄鳝、鲤鱼、牛肝、红枣、阿胶等。

3、少吃生冷性凉的食物,如绿豆、海带、雪糕、西瓜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