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服务 > 健康常识 > 正文

水肿的症状与饮食宜忌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17-12-05 】

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,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,常见于肾炎、肺心病、肝硬化、营养障碍及内分泌失调等疾病。根据分布范围,水肿可表现为局部性或全身性,全身性水肿时往往同时有浆膜腔积液,如腹水、胸腔积液和心包腔积液。全身性水肿主要有心源性水肿、肾源性水肿、肝源性水肿、营养不良性水肿、黏液性水肿、特发性水肿、药源性水肿、老年性水肿等。根据水肿的程度可分为轻、中、重度水肿,轻度水肿仅见于眼睑、眶下软组织,胫骨前、踝部的皮下组织,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凹陷,体重可增加5%左右。中度: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,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,平复缓慢。重度:全身组织严重水肿,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,甚至可有液体渗出,有时可伴有胸腔、腹腔、鞘膜腔积液。

引起体液平衡失调的原因: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;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;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;淋巴液回流受阻。水肿主要表现为:头面部、四肢,甚至全身水肿,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出现凹陷,抬手后几秒钟不消失。中医认为,水肿多因肺、脾、肾三脏气虚引起膀胱气化失常,导致体内积液潴留,泛滥肌肤引起。

所以治疗本病宜多食具有补气、利水的药材和食物,如茯苓、白术、车前子、泽泻、荷叶、玉米须、鲫鱼、鲤鱼、猪肚、薏米、赤小豆、玉米、绿豆等。本病患者应低盐饮食,少食含盐分高食物,如咸菜、腌肉、咸鱼等食物。水肿患者可进行穴位按摩,取水道、水分、三焦俞、膀胱俞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气海等穴位,进行艾灸,每个穴位用艾条悬空灸5分钟,每日2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