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服务 > 健康常识 > 正文

心律失常的症状、成因与饮食宜忌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17-11-29 】

心律失常

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,激动的传导缓慢、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,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(或)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(或)节律异常。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。它可单独发病,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。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、诱因、演变趋势、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,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,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。此病可由冠心病、心肌病、心肌炎、风湿性心脏病等引起,另外,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、麻醉、低温、胸腔、心脏手术、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也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。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跳动的不适感和心慌感。心悸时,心率可快可慢,也可有心率失常,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也可以有心悸。

临床表现

心律失常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、类型、心功能及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程度,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,窦性心律不齐,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,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甚小,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,较严重的心律失常,如病窦综合征,快速心房颤动,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,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,可引起心悸,胸闷,头晕,低血压,出汗,严重者可出现晕厥,阿-斯综合征,甚至猝死,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,临床表现各异,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:

1、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

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,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,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,然而,对有冠心病的患者,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,主要表现为心绞痛,气短,周围血管衰竭,急性心力衰竭,急性心肌梗死等。

2、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

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。脑血管正常者,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,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,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,其表现为头晕,乏力,视物模糊,暂时性全盲,甚至于失语、瘫痪、抽搐、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表现。

3、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

心律失常发生后,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,临床表现有少尿,蛋白尿,氮质血症等。

4、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

快速心律失常时,血流量降低,肠系膜动脉痉挛,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,如腹胀,腹痛,腹泻,甚至发生出血,溃疡或麻痹。

5、心功能不全的表现

主要为咳嗽,呼吸困难,倦怠,乏力等。

对症药典

田七:性温、味甘、微苦。具有止血、散瘀、消肿、止痛的功效,在明显扩张血管、减低冠脉阻力、增加冠脉流量、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、增加营养性心肌血流量的同时,还能够降低动脉压,略减心率,使心脏工作量减低,从而明显减少心肌的耗氧量。可用于治疗心肌缺血、心绞痛及休克。同时,田七具有止血、补血、活血化瘀的作用。孕妇忌服。

莲子:鲜品性平、味甘涩。具有补脾止泻、益肾涩精、养心安神的作用。有促进凝血,使某些酶活化,维持神经传导性,维持肌肉的伸缩性和心跳的节律等作用;还能减慢心动频率,帮助机体进行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代谢,并维持酸碱平衡。便秘、消化不良者、腹胀者慎用。

饮食宜忌

1、宜选择具有修复心肌纤维功能的中药食材,如田七、丹参、黄芪、红花、天麻、何首乌、绞股蓝、白果等。

2、宜选用具有减慢心动频率的中药食材。如莲子、白术、远志、钩藤、万年青、酸枣仁、柏子仁、红枣、荞麦等。

3、宜选择有助于维持心肌的营养和脂类代谢的中药食材,如酸枣仁、柏子仁、莲子、菠菜、小米、猪心等。

4、限制动物内脏、动物油、鸡肉、蛋黄、螃蟹、鱼子等高脂肪、高胆固醇的食物。

5、禁用烟酒、浓茶、咖啡及辛辣调味品等刺激心脏及血管的物质。

6、慎食易胀气的食物,如胡萝卜、生黄瓜、韭菜、包菜、洋葱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