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
感冒,中医称“伤风”,是一种有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常见病。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、风热型感冒、属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四种类型。感冒主要的致病病毒为冠状病毒和鼻病毒,当人们有受凉、过度疲劳、营养不良、烟酒过度或者其它全身性疾病等,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时,就容易诱发冠状病毒和鼻病毒的感染。每种类型的感冒症状有所不同。风寒感冒:患者有畏寒发热、鼻塞、流清涕、咳嗽、头痛、无汗、肌肉酸痛等。风热感冒:患者发热较轻、不恶寒、头痛较轻、有汗、鼻塞流涕、咳嗽、痰液粘稠呈黄色等。属湿感冒:患者畏寒、发热、口淡无味、头痛、头胀、腹痛、腹泻、呕吐等症状。时行感冒: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类似,但其症状较重。病人突然畏寒高热、寒战、头痛剧烈、全身酸痛、鼻塞流涕、干咳、胸痛等。
预防详情
1、避免诱因。避免受凉、淋雨、过度疲劳;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,避免脏手接触口、眼、鼻。年老体弱易感者更应注意防护,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,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。
2、增强体质。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,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。
3、免疫调节药物和疫苗。对于经常、反复发生本病以及老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,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。目前除流感病毒外,尚没有针对其他病毒的疫苗。
对症药典
1、白芷:性温、味辛。白芷具有祛风燥湿、发汗散寒、消肿止痛的作用,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,前额痛用之效果更好,配用羌活、防风,能加强效果。妇女孕前产后的感冒头痛可用。阴虚血热者忌服白芷。
2、石膏:性寒,味辛、甘。归肺、胃经。石膏具有清热泻火、除烦止渴的功效,常用于外感热病,具有退热的作用,可治疗高热烦渴、肺热喘咳、胃火亢盛、牙痛、头痛等。煅石膏收湿、生肌、敛疮、止血,外治溃疡不敛、湿疹瘙痒、水火烫伤、外伤出血等。
饮食宜忌
1、风寒型感冒患者应选择具有发散风寒、辛温解表作用的药材和食物,如白芷、桑叶、砂仁、紫苏、葱白、姜、蒜、辣椒、花椒等。
2、风热型感冒患者应选择具有清热利咽、辛凉解表作用的药材和食物,如石膏、菊花、金银花、枇杷、豆腐等。
3、属湿型感冒患者应选择具有清暑祛湿解表作用的药材和食物,如藿香、茯苓、白扁豆、莲叶、绿豆、苦瓜等。
4、流行性感冒患者饮食上应以具有抗炎、抗病毒的食物为主,辅以清热、生津作用的食物,如野菊花、金银花、板蓝根、花菜、香菇、柚子、草莓、苹果、黄瓜、木耳、胡萝卜、苦瓜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