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胃炎
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,是一种常见病,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占首位。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,十分常见,男性多于女性,而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。现代科学认为,幽门螺旋杆菌感染、经常进食刺激性食物或药物引起胃黏膜损伤、高盐饮食、胃酸分泌过少以及胆汁反流等,都是引起慢性胃炎的因素,其主要表现为中上腹疼痛,多为隐痛,常为饭后痛,因进冷食、硬食、辛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,患者进少量食物,甚至空腹时,都觉上腹饱胀;偶尔伴有烧心、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、乏力等。
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疼痛和饱胀。与溃疡病相反空腹时比较舒适,饭后不适,可能因容受舒张功能障碍,进食虽不多但觉过饱。病人常诉“胃弱”或“胃软”。常因冷食、硬食、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。这些症状用抗酸药及解痉药不易缓解。多数病人诉食欲不振。此外,出血也是慢性胃炎的症状之一,尤其是合并糜烂。可以是反复小量出血,亦可为大出血。
对症药典
酸奶:性平,味甘、酸。酸奶具有生津止渴、补虚开胃,保护胃粘膜,促进溃疡面愈合的作用,对慢性胃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,尤其适合胃酸分泌过少的胃炎患者食用。此外,酸奶还具有润肠通便、降血脂、抗癌等功效,能调节机体内微生物的平衡,缓解儿童营养不良的症状。泌尿系统结石、小儿痴呆、重症肝炎及肝性脑病、急性肾炎和肾衰竭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不宜食用酸奶。
半夏:性温、味辛。半夏具有燥湿化痰、降逆止呕、消痞散结的功效,其含挥发油、少量脂肪酸、淀粉、烟碱、粘液质、天门冬氨酸、谷氨酸、精氨酸等成分,具有抗胆汁反流、镇吐的作用,可缓解慢性胃炎引起恶心,吐苦水的症状。此外,半夏还可用来治疗咳喘痰多、胸膈胀痛、痰厥镇痛、头晕不眠等症状。阴虚燥咳、津伤口渴者忌服。生半夏不宜用或应尽量少用。半夏不能与川乌、草乌、附子同用。
饮食宜忌
1、慢性胃炎患者最重要的是保护胃粘膜,具有此功效的中药、食材有南瓜、酸奶、车前草、蒲公英、甘草、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大黄、丹参、人参、茯苓、青皮等。
2、宜食具有温胃止痛、暖胃散寒作用的食物,如糯米、西谷米、大枣、菱角、山药、扁豆、花生、.番薯、牛肉、牛肚、羊肉、羊肚、狗肉、鸡肉、兔肉、黄鳝、鲫鱼、大麦、樱桃、香菇、猴头菇等。
3、慎食难消化、辛辣刺激、性凉、生冷的食物,如洋葱、柿子、槟榔、苦瓜、豆蔻、蚕豆、胡椒、大蒜、薄荷、螺狮、芥菜、辣椒、花椒、茴香等。
4、慢性胃炎患者忌食烈性酒(其他酒类也应少饮或不饮)、香烟、浓茶、咖啡、辣椒、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。不宜吃过甜、过咸、过浓、过冷、过热、过酸的汤类及菜肴,以防伤害胃黏膜。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也会对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。
慢性胃炎患者应及早去除引起急性胃炎的病因,避免单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,如阿司匹林、吲哚美辛等,尽早治疗口腔及咽部的慢性感染。对患有慢性肝、胆疾病,尿毒症或全身性疾病患者,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