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医护军训十四日,急救传薪千万家 |校医院赋能新生成长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5-09-15 】

金秋九月,丹桂飘香。当青涩的面庞怀揣着憧憬踏入校园,一场关于成长与蜕变的军训之旅如约而至。在这片充满朝气的训练场上,有这样一支队伍始终默默坚守---校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们,以专业的素养、无私的奉献,为新生的青春保驾护航,用行动书写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。成为新生入学季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。

十四日坚守:筑牢军训“医疗安全屏障”

军训,是新生迈入大学的第一课,也是对身心意志的双重考验。为全力保障新生军训期间的就医需求与紧急医学安全,校医院提前部署、精心安排,开启了为期 14天的专项医疗保健工作。每日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训练场,医生、护士和120救护车司机便已整装待发,在军训场地旁设立的临时医疗点就位,开启全天的全职值守。军训期间,新生们在高强度训练中面临着诸多健康挑战,高温天气下的中暑、体力透支引发的晕厥、运动损伤导致的疼痛等突发状况时有发生,就医需求始终处于高位。面对紧张的工作节奏,校医院的医护人员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业素养与责任心。当有学生出现头晕、恶心等中暑症状时,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上前,迅速展开降温、补液等紧急处置。当学生因体力不支突然晕厥,医生立即判断病情,护士默契配合进行急救,确保每一次突发状况都得到了及时、有效的应对。14个日夜的坚守,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,医疗点的灯光始终为新生亮着,这支“移动的医疗保障队”用专业与敬业,为新生的军训之路筑起了一道坚实的“安全屏障”,让家长放心,让新生安心。

急救培训:赋能新生 “生命守护技能”

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,更是掌握守护生命的能力。在保障军训医疗安全的同时,校医院深知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为提升新生的应急自救与互救能力,守护校园生命安全,校医院精心策划并组织了面向全校大一新生的急救培训课程,重点围绕心肺复苏(CPR)与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的使用展开教学。培训课堂上,校医院的医护们化身“专业讲师”,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,将复杂的急救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内容。从心肺复苏的按压位置、力度与频率,到AED的开机、电极片粘贴、除颤操作流程,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,每一个动作都演示得标准规范。新生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与专注度,认真聆听理论知识,踊跃参与实操练习,在医护人员的耐心指导下,反复揣摩动作要领,纠正操作细节。有的同学为了熟练掌握按压技巧,一次次练习直到手臂发酸。有的同学主动向老师请教疑惑,力求将每一个急救步骤牢记于心。培训结束后,不少新生表示:“这次培训让我真正学会了实用的急救技能,以后遇到紧急情况,我再也不是只能‘旁观’,而是有能力伸出援手了”。这场充满意义的急救培训,不仅为新生们补上了“生命教育”的重要一课,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“守护生命、互助互爱”的种子。

医者仁心:书写校园健康守护新篇章

在师范院校的育人体系中,“健康”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,而校医院正是校园健康守护的“主力军”。校医院的每一项工作,都始终围绕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理念展开。从军训场上的14日坚守,到急救课堂上的耐心传授,这不仅是一次医疗保障与技能培训的实践,更是校医院践行“健康校园”建设使命的生动体现。我们深知,校园健康不是孤立的医疗服务,而是涵盖“预防、保障、救治、赋能”的完整体系。军训医疗保障,直面新生的即时健康需求,用快速响应、专业处置化解危机,让新生在磨砺中感受到校园的温暖与安全,是“救治与保障”的即时响应。急救技能培训,则着眼于长远,将健康守护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,让他们从“健康的受益者”转变为“健康的守护者”,是“预防与赋能”的长远布局。

未来,校医院将继续以更高的标准、更优的服务,不断完善校园医疗保障体系,创新健康服务模式,既要做师生健康的“守护者”,更要做健康知识的“传播者”,健康生活的“引领者”。我们坚信,每一次坚守都能为青春增添保障,每一次培训都能为生命保驾护航,让健康之花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绽放,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健康、安全的环境中追逐梦想、茁壮成长,以蓬勃的朝气与强健的体魄,开启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!

撰稿:李   淼

初审:黄海峰

复审:方岱敏

终审:王金龙